“校報”“校刊”high起馬爾地夫來,線上線下齊賺錢
  ■新快報信用卡代償記者 程貴三/文
  廣東大學生辦雜誌,這事其實不新鮮。比如2005年,中山大學的《RICE》,2007年,廣外和華農聯合創辦的《More!》等等。這些雜誌不同於一般校刊,他們沒有掛靠學校任何部門,是由學生自編和自負盈虧的雜誌,運作起來就褐藻醣膠跟市場化媒體一樣。不過,兩者相比如同少年和成人,少年充滿熱血,有濃厚的理想主義情懷。
  故事發展到今天,就不僅僅是一本雜誌那麼簡單的事。如今電子媒體日益昌盛,市場化媒體正忙於絞房屋貸款盡腦汁要開拓新媒體。但這些大佬們沒有留意到,有一群90後大學生,已把全媒體玩得熱火朝天。什麼電子雜誌、微博、微信、APP、郵箱訂閱以及線下活動等,加上新鮮而又專業的內容,有一種擺脫“小眾”雜誌標簽,走進大眾視線的勢頭。
  X檔案
  逸仙傳媒
  創始人:高海波,中山大褐藻醣膠學資訊管理專業大三學生
  項目:1.《逸仙周刊》電子雜誌,推廣渠道:郵箱訂閱
  2.《輕年誌》紙質雜誌,今年6月創刊,銷售渠道:淘寶
  3.日新在線網站4.@逸仙周刊、@中山大學逸仙時報、@逸仙直播三個微博
  5.逸仙周刊手機應用軟件6.逸仙周刊微信公共賬號7.承接企業微博管理業務資金來源:成員自掏腰包湊夠8500元創刊,紙質雜誌在淘寶標價20元,能賣500本,基本能保證不虧。
  發行渠道:淘寶銷售紙質雜誌,電子雜誌掛在日新在線網站免費下載或郵箱訂閱。
  起步·紙質雜誌
  只有紙質媒體才不會被網絡淹沒
  儘管有全媒體這樣的大帽子蓋著,但其實最初都是想辦一本雜誌。
  安徽人高海波今年17歲,是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也是《逸仙周刊》和《輕年誌》的創始人。說起為什麼要辦雜誌,他的說法是:“校刊所描述出來的大學生群體太過符號化,缺乏樂趣和真誠,幾乎沒有自己的思想,我要把大學生真實的思想和個性表現出來。”
  大二的時候,高海波從校刊退出,有了媒體實習的經歷,他開始辦起了電子雜誌——《逸仙周刊》。第一期周刊從策劃、選題、美編、排版,幾乎都由高海波一手包辦,50多頁。雜誌上網後,共有400多次的下載量,也慢慢吸引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前來加盟。
  就在第二期《逸仙周刊》發佈後,高海波決定出一本紙質雜誌《輕年誌》。“這也是團隊成員一直以來的想法,因為互聯網上類似風格的電子雜誌實在太多了,一下子就被淹沒了。而只有創辦一本紙質雜誌,才能真正讓中大的學生感覺到,這是一個為他們發聲的媒體。”
  團隊自掏腰包湊齊8500元,買了書號,分工有了主編、主筆、美編,一起確定了選題——同性戀和他們的父母。他們根據成本來計算雜誌的價格:定價25元。但印刷出來後,在淘寶上的標價卻是20元。
  雜誌賣得很快,500本兩周內就被搶光。高海波對此並不意外:“這樣的雜誌對大學生來說實在很新鮮,他們當然想看。”
  與之相同,《吵chaos》雜誌的創始人也是發現在市面上難以找到一本適合大學生閱讀的雜誌而創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專業大三學生許倬爾來自汕頭,他想辦一本適合所有大學生看的雜誌,而不僅限於本校。
  在大一、大二兩年時間里,許倬爾和他的伙伴們一有機會就去媒體或公司實習,完善自身知識。一直到今年,他們才開始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紙質雜誌《吵chaos》在6月面世。“不少人都會把‘Chaos’誤讀成‘吵’的拼音,實際‘Chaos’這個英文名取意自希腊神話開天闢地的混沌之神,代表了我們希望年輕人去開闢新世界的寄望。”許倬爾解釋。
  這本雜誌有60多頁,定價10元,憑藉團隊強大的推銷能力,迅速在各個高校傳播開來,賣出3000多本。原本三個人的團隊一下子擴增到20多人。
  X檔案
  《吵chaos》
  chaos
  創始人:許倬爾,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專業大三學生
  項目:1.《吵chaos》紙質雜誌:今年6月創刊,在全省有80多個零售點2.@吵chaos微博和豆瓣3.線下活動:已開展真人圖書館活動、在聯合書店舉辦“探討新媒體的發展”講座
  4.與企業聯合舉行推廣活動:已在地王廣場舉辦過“說出你的夢想”攝影展資金來源:創始團隊3人湊夠2萬元創刊,雜誌標價10元,首次賣出3000本。後期爭取到一家企業投資,簽訂了三個月合作協議,運行資金有了保障。還會跟企業聯合舉行推廣活動獲得贊助費。
  發行渠道:在全省60多所高校有130多個零售點,以及淘寶店銷售。
  發展·全媒體
  都是以雜誌為主體,兩個團隊後來的玩法卻有不同,但他們都表示自己要發展“全媒體”。
  高海波帶出了中大第一個學生自辦全媒體———逸仙傳媒。除了《逸仙周刊》和《輕年誌》外,@逸仙周刊、@中山大學逸仙時報、@逸仙直播等微博以及日新在線等網站都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他們還開發了《逸仙周刊》的手機應用軟件和微信公眾賬號,不過暫未推廣。通過今年開學初的招新,逸仙傳媒也由原來的十幾名成員驟增到60多人。
  逸仙傳媒的理念是做“專業的新聞和客觀的評論”,他們向一些資深或知名的媒體人約稿,並獲得過這些人的高度評價:“很少見到學生能把新聞和評論做得這麼專業。”
  因為這樣的專業性,高海波早已不將自己寫的評論發表在自己的雜誌上。“雖然我以前覺得自己寫的評論還挺不錯的,但後來別人說不好,不夠客觀中立。所以,我頂多把評論發在個人微博上,從來不敢發表在雜誌上。”
  但這樣做之後,他們發現,如果將雜誌完全定位為“為中大學生辦的雜誌”,就難以做到“專業”。於是,他們決定開拓視野,將雜誌定位為“所有大學生看的雜誌”。為此,他們還發展了暨南大學以及廣州大學的記者站。
  而《吵chaos》則一開始就是放眼全省高校。“我們的雜誌就是為了打開大學生的視野,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新鮮有趣的東西。”主編成員盧婉琳借鑒了很多香港和國外的雜誌,而《吵chaos》則因此帶有明顯的國外雜誌的風格。比如,第一期的專題是“紋身”,第二期的專題是“party”,選題時髦,玩樂味濃。“因為第一眼吸引人了,大家來買來看,你才有機會做第二步,去表達你想表達的東西。”盧婉琳說。
  這跟逸仙傳媒走的“新聞+評論”路線完全不一樣。
  “兩萬塊錢,第一期雜誌出來後就用完了。”《吵chaos》運營部人物楊大可說,今年6月份,伴隨著雜誌的面世,他所帶領的發行小組也開始馬不停蹄地開拓零售渠道。“用了兩個月時間,到8月份的時候,廣東省60多所高校都有了我們的零售點,總共有130多個。校園裡的食堂、書店、咖啡店、超市都被我們拿下,目前保證撈回成本,還稍有盈餘。”楊大可說,他的團隊裡面有幾個特別擅長做公關的女生,做事效率非常高。
  《吵chaos》的運營能力遠不限於此。除了推銷雜誌,他們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線下公益活動,來推廣品牌影響力。
  今年暑假,他們在汕頭舉行了一次真人圖書館的活動,邀請了汕頭當地知名的獨立音樂人、攝影師和設計師等四位“真人圖書”來參加活動。活動在豆瓣發佈後,吸引了上百人報名,但因為活動場地限制,不得不控制在60多人。
  之後,他們又邀請了廣州當地資深媒體人,在廣州的聯合書店舉行了“探討新媒體的發展”的小型講座。
  他們還會與企業聯合舉行推廣活動,在前不久,就在地王廣場舉辦了一場與企業合作的攝影展。  (原標題:雜誌只是起步 90後還“玩”全媒體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u37iud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